清明时节,诗韵悠长。4月2日,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携手观音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南昌路小学,联合举办“我们的节日·清明——文明之礼·清明诗会”主题活动,以诗为媒、以食传情,创新演绎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。活动融合诗歌朗诵、民俗体验、文明倡导于一体,吸引60余位居民和学生参与,共同绘制了一幅文明清明的温馨画卷。
诗书礼乐倡新风
“鲜花一束祭先辈,文明新风记心中……”活动现场,原创诗歌《清明·祭奠》的朗诵声情并茂,将绿色祭扫理念娓娓道来。
随后,观音里社区志愿者带来《文明祭扫三字经》,以“不焚纸,不扰邻;云祭祀,更清明”等通俗易懂的语句,传递现代祭扫新风。南京市书法协会会员吴忠文现场挥毫,南昌路小学的孩子们则以童心绘清明,通过书画作品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与追思。“这次宣传形式既庄重又环保,让我懂得了文明祭扫的重要性。”居民李阿姨说。
尺素传情暖春意
“共享雨伞温暖邻里,修好的路灯照亮归途”“青团香里话桑麻,社区建设惠万家”“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,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”“老伴,社区给我安装了扶手,你再也不用为我下楼发愁了”……
在“写给春天的家书”环节,居民们将对观音里社区的感谢和对亲人的思念化成文字,这些书信将被贴在社区的展示墙上,象征生生不息的守望。
青团共制叙邻里
活动室内艾草飘香,居民们围坐制作青团的场景格外温馨。一双双巧手将春天的绿意揉进面团,把温暖的邻里情包进青团,在传承民俗中共话家常。
“青团要外皮粘着外皮,心贴着心。”参加包青团的王叔叔的话道出了活动的深意。居民们将豆沙馅包进翠绿的面皮中,托盘里排列的青团,犹如播种的憧憬与团圆的期盼。
中央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活动是“邻文明”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。接下来,街道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,通过“月月有主题,节节有活动”的方式,推动“文明城市创建”向“建设城市文明”深度发展,让文明新风在邻里守望中生根发芽。通讯员 赵浣靓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